1.本项目国内外研究概况;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一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外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素质拓展暨外展训练在经历了40年代的创始、50年代的扩大规模、60年代的长足发展、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之后,到今天,已在全世界五大洲建立了近40所学校,设在英国的总部是世界各地外展训练活动的中心,外展训练强调安全第一,提倡环境保护,其宣言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
风靡全球50余年的素质拓展,1995年走进中国。短短十几年不断发展,倍受推崇,被许多国家机关、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列入单位培训日程。
目前,国外对其的研究基本上定位于“挑战自我”、“极限运动”,理论上的研究基本停滞,仍停留于“情景体验介入、心理引导为主、行为反应内在”这一方面;而在活动项目设计上,基本上是强调创意,强调独特,以迎合需求。国内的素质拓展已经成为休闲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
2.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素质拓展的优点在于:
(1)创新:善于用刺激方法的培训者通常发现素质拓展能引起参与者和管理者的注意和兴趣。(2)印象持久:素质拓展给参加者带来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证实了通过接受素质拓展训练的挑战者能获得非同一般的自我洞察力。(3)娱乐:普遍的观点是素质拓展令人愉快。就算是最害怕体能挑战的久坐桌旁忙于案牍的人,也能过的非常开心。(4)考察结构:素质拓展可以考察结构和关系,允许所有团队成员发展其独特的力量和能力,这是其他学习形式所无法比拟的。(5)全脑:素质拓展是我们对最佳学习途径的理解相一致的过程。也就是说,本方法在学习中用了“全脑”,进行体能、情感和精神上的锻炼。某些素质拓展也能影响潜意识,人们可能会学到许多关于自身的在意识层次上未加注意的东西。
项目的实际意义在于,随着“80后”、“90后”概念在传媒上的出现,一个 “崭新”的学生群体出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他们有明确的生活追求,重视实际,但有时过于自私,缺乏天下为公的理想;喜欢张扬个性,刻意标新立异,但常常过于自负,甚至盲目乐观;单纯好奇,思维敏捷,更有创造力,但毅力不够,容易放弃;公德意识渐成,重视个人形象,但过于开放,传统文化底蕴不够,另一方面,他们的发展环境又是中国发展变化最为强烈的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再者,他们父母的家庭离异率在以往教育对象中是最高的,这一切他们在性格和心理上有着许多不足甚至缺陷。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我们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本项目的主题是“运用素质拓展,塑造健康人格”,内涵为针对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利用优势,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法律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领导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拓展、思维拓展、意义拓展的培养,达到让学生体会实现快活的人生、实现美好的人生、实现有意义的人生、推动团队有机成长的目标。
3.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本项目以“情景体验介入、心理引导为主、行为反应内在”为核心理念,合理安排计划,通过各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品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的学生。本项目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组织形式:本项目拟定以200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整合本研究团队中思政教师和体育教师资源,拟定系统的学生心理、性格拓展训练计划(具体实施项目见附表),利用学院已有的体育教学设施,利用情感、意志、性格、态度、认识、行为、环境的关联性原理,通过开展信任背摔、盲人方阵、电网、天梯、空中断桥、空中单杠、瞎子摸号、荆棘排雷、集体木鞋、合力过桥、四绳桥等活动(活动实施项目见附表),结合教师的活动指导和讲解,使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通过封闭式的心理体验式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激发情绪;通过激发其的行为反应,教师对学员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进行分析与引导,从而启发学员改良自己的心理环境与心理意义模型;通过在改良后的心理环境与心理意义模型的作用下的行为结果激发学员对自己与事务的认知改良;最后将这些理念迁移到学员现实中,帮助学员更好地提升自己,最终完成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塑造。
关于本项目的创新点和关键问题,就是以往的素质拓展项目有三种常见形式:水上、野外和场地。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潜水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溶洞探险、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台跳水、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这些形式都有成本高、不容易操作、风险大等缺点,有些项目已经蜕变成为休闲、娱乐的内容。本项目的创新点和关键问题就是整合本研究团队中思政教师和体育教师资源优势,利用美育、体育课程平台,有针对性地设计拓展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将情绪、情感、情操联系起来,将认知、情感、行为结合起来,将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4、参考文献。
(1)彭寿清;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胡伟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大学生的素质拓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3期
(3)薛阿明;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发与整合[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嵇小怡,叶朝阳,何婷英;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新途径[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湖南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关于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6)陈娟,刘涛;关于强化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评估管理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王娟;高校学生素质拓展与素质教育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席琳琳;关于有效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年36期
(9)季浏、符民秋,当代运动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0)季浏、汪晓赞、蔡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松井三雄,体育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杨宗义等译, 1985
(1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3)姚家新、徐霞,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体育科学, 2004
(14)唐振宇,当代运动心理学发展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第2期
(15)颜军, 体育心理论稿,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1
(1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第3版。
(18)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
(2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Robert E.Slavin著/姚梅玲译:《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22)维果茨基著、龚浩然等译:《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Barbara L.McCmbs:《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5) Linda Cambell等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